-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施行以来 各地网信部门有哪些举措值得关注?《规定》的出台,旨在维护亿万民众共同的网络精神家园,而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不仅要有顶层设计、总体谋划,也要夯实群众基础,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两个多月来,各地网信部门有哪些举措值得关注?来源: 中国网信网时间: 2020-06-02 15:07:00
-
打着科普旗号传谣却难惩处 专家:是时候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此次疫情期间,新媒体上出现的许多传播力、影响力巨大的抗疫科普作品,在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疫情、科学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上传播的各类伪科学谣言,引发公众恐慌,却找不到追责和执法的法律依据。来源:科技日报 新华网客户端时间: 2020-05-29 09:18:00
-
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的议题再次被热议:用法治铁腕严惩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当中既有网民非理性情绪的野蛮生长,也有不法分子以谋利为目的,恶意雇水军写黑稿带节奏。近一段时间以来接连发生了一些事件,从张文宏的粥到papi酱的娃,令人感到无所适从。一些日常的人和事,却有可能莫名其妙地激怒一票围观网民,毫无规律可循;网络空间的坑也一次次超乎常理,谁都无法预知踩雷的边界在哪,动辄得咎。来源:科技日报 人民网时间: 2020-05-28 10:11:00
-
我们时常疑惑,为何每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总有谣言出现?谣言带有很大的偏激性、片面性,会放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些负面信息,引发情绪共振,进而导致人们更恐慌、更焦虑,出现悲观、失望、愤怒等各种消极情绪,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和应对方式,导致各种非理性行为,强化心理失衡,加剧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0-05-27 14:50:00
-
世卫组织:不应假设新冠肺炎具有“季节性”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许多人仍易感,意味着如果病毒存在,无论温度和月份,就可以感染人类,如果人们互相密切接触,疫情就会复苏。如果人类为其提供机会,病毒就会卷土重来,而不需要等到冬天,许多国家已出现这样的增长。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时间: 2020-05-26 15:48:00
-
新华社:疫情防控“下半场”需要哪些“硬手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要采取哪些“硬手段”,打好防疫救治“下半场”?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防疫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来源:新华网时间: 2020-05-26 14:21:00
-
092025/07智圣故里出妙招!临沂市“诸葛止谣”表情包正式上线!智圣故里出妙招!临沂市“诸葛止谣”表情包正式上线!
-
082025/07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6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6月辟谣榜发布
-
272025/06菏泽市委网信办开展网络举报和辟谣宣传进校园活动菏泽市委网信办开展网络举报和辟谣宣传进校园活动
-
202025/06AI赋能、萌芽启航,2025年度青岛市网络举报辟谣宣传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全面升级!AI赋能、萌芽启航,2025年度青岛市网络举报辟谣宣传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全面升级!
-
062025/06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5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5月辟谣榜发布
-
122025/05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辟谣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