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备受珍爱的棉背心这是一件洗得发白、打着32块补丁的棉背心。棉背心由3种颜色的棉布和少量鹿皮缝制,内填棉絮。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件棉背心陪伴着它的主人陈云走过了38个寒冬。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6-10 15:26:00
-
党的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使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6-09 17:12:00
-
天下之脊,革命之脊——太行山革命老区太行山坐落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从燕山山脉的拒马河谷至晋豫边境的黄河沿岸,由东北向西南绵延400余公里,东西宽100余公里,山高崖险,峭壁如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天下之脊”“东西巨防”之称。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6-09 17:05:00
-
福佑寺里的“平民通讯社”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侧有一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始建于清代的寺庙,名为福佑寺。1919年12月,为反抗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暴虐统治,取得全国各地支持,毛泽东担任赴京代表团团长,带领30多名湖南青年来到北京的福佑寺,在此创办平民通讯社,开启了一段奋笔疾书,奔走呼号的燃情岁月。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6-01 17:49:00
-
红井的见证“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这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小学课文,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和群众们亲手挖出的那口“红井”,在光阴流转、时代变迁中,见证了我们党对老区人民的真挚情怀、见证了老区人民对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见证了革命老区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振兴。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6-01 17:40:00
-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二十三年斗争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是全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从1927年1月建立第一个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浙西南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在孤悬敌后的国民党统治腹心地区不断掀起局部的革命高潮,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2-05-26 16: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