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的消息引发大家关注。“新冠还会回来吗?”“会再次引起大规模传播吗?”成为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多位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新冠还会回来吗?
刘珏:新冠病毒依然存在,难以像SARS完全消失
“本轮疫情结束并不是说新冠病毒消失不见了,而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疫情被控制住了,病毒没有再引起社区广泛持续传播。”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3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全球新冠病毒仍在传播与流行,因此从客观事实上,新冠病毒难以像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样完全消失不见,它依然存在。
刘珏指出,从科学上说,是否会引起较大规模的传播及其发生时间取决于病毒特征,比如又出现新的变异株、人群免疫力、个人健康行为,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应对措施情况等综合因素。在没有新的变异株出现的前提下,鉴于目前我国人群已建立一定的混合免疫屏障,从现阶段看,再次引起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高。新冠病毒可能会以散发或者局部小的聚集性疫情等形式存在。
吴尊友:新冠病毒将会在地球上与人类长期共存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3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未来的最终结局没有人能够做出非常准确的研判。从目前对新冠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新冠病毒将会在地球上与人类长期共存。
多大程度影响健康,取决于病毒变异的情况。根据新冠过去三年的变异,虽然存在不确定性,总体上其传染性已经变异得非常快、致病力很低,对人类不再是一种致死性的严重疾病,这种趋势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小。
还会再次引起大规模传播吗?
吴尊友:近期不会引发新一波的新冠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3月7日在其微博发文指出,根据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和对病毒变异毒株的监测情况,以及我国对这些重点关注变异毒株在发现后的追踪观察,认为近期不会引发新一波的新冠疫情。
对于新冠感染,我国已经进入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当前的新冠疫情,还是全国性大规模流行完全结束的拖尾现象,主要呈现总体零星散发、局部聚集性病例的低水平流行特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毒株变异监测结果显示,自2022年12月1日以来,我国流行的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共有44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毒株为BA.5.2.48,占60.0%,其次为BF.7.14,占29.2%。今年2月份报告病例的主要流行毒株构成,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基本一致。
因此,吴尊友综合预判:近期不会引发新一波的新冠疫情。
蔡卫平:不太可能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3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新冠一直就没有消失。最近几个月医院还有零星病例。
不过,“人体感染后半年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极小。会不会再次流行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毒免疫水平,以及病毒变异后的免疫逃逸能力。”蔡卫平也表示,如果说去年12月是流行高峰的话,今年即使夏季有可能会有小规模流行也只能说是个“山丘”,连峰都不会有。
蔡卫平表示,再次感染人群概率大约在10%,加上还没感染过的人,易感人群也就20%左右。加上人群抗体水平下降程度不一样,即使感染也会是一个平台式的,不可能出现很大的感染高峰。再次感染的病情也不会比第一次更严重。
-
162023/03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2月辟谣榜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2月辟谣榜
-
102023/03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2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2月辟谣榜发布
-
182023/01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度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度辟谣榜发布
-
092022/09聚力谣言共治 践行网络文明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两周年2022年9月9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管,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省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党委网信办及省有关新闻网站共同参与的“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两周年。两年来,平台以“聚力谣言共治 践行网络文明”为宗旨,坚持“延伸触角、打破壁垒、靶向发力、矩阵发声”,抢占辟谣引导“主动权”,打好谣言治理“组合拳”,不断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致力为网民提供一个举报谣言、辨识谣言、了解真相的权威渠道,已成为全省网络谣言治理的重要阵地。
-
052022/09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发布
-
312022/08拒绝网络谣言 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网络辟谣典型案例发布现代社会,网络成为新的谣言散布渠道。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网信部门注重发挥广大网民作用,畅通各类举报渠道,开展识谣辨谣辟谣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8月29日,2022山东网络文明周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网络辟谣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