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扫两次,防患于未然,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这是真的吗?
近期,一则“扫完场所码进入该场所后,出门再次扫场所码,大数据就会证明你已出门,如有阳性者再进入,大数据能证明在时间上没有重合,可避免成为‘密接者’”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针对这一网传信息,全国多个地方作出回应:网传说法不实!
上海
微信群里流传着一则“特别提醒”:“进入菜市场、商店、医院、银行等场所办完事后出门时,一定要再扫一下场所码,这样大数据就会证明你已出门,如果再有阳性病例进入就与你无关,可以避免成为密接者……大家一定要转发!”
经上海辟谣平台向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求证,网传说法为不实信息。出门时再次扫描“场所码”并没有“证明出门”的作用,对于密接人员的判定,还是需要根据疾控等相关部门的流调来确认。
山东
山东东营公安10月27日发布《“扫码”两次可避免成为“密接”?错!》文章指出,东营市大数据中心有关专家介绍说,“场所码”是赋予某场所的一个专用二维码,用于标识该场所的位置、名称等信息,在疫情防控流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只有一个出入口,并只申请一个“场所码”。当有人扫描“场所码”时,只能说明其到过该场所,利用大数据手段并不能区分是“进入”还是“离开”。因此,出门扫码并没有“证明出门”的作用,更不能让你避免成为“密接者”。市民只需在进入场所的时候扫码,出门后无需扫码。
浙江
针对相关网络传言,宁波市防控办予以辟谣。扫场所码是为方便流调工作,确保一旦发现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人员都可以通过场所码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市民只需在进入场所的时候扫码,出门后无需扫码。
四川
据成都网络辟谣消息,针对“一码扫两次就能证明你已离开”的网传信息,四川天府健康通相关管理部门专业人士回应:此消息是假的,扫两次同样的场所码,只能证明自己又进入了该场所一次。
福建
一码扫两次是否真的能够避免成为“时空伴随者”呢?福建辟谣平台记者近日咨询闽政通管理部门获悉,“答案肯定是不行,场所码主要用于记录个人出行途经点,无论扫多少次都只能代表当事人在某个时刻到过这个场所。”
内蒙古
针对该网传信息,巴彦淖尔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社会管控组表示,“一码扫两次可以避免成为密接”是假的!关于出入各类场所的要求,市民进入该场所时扫一次场所码并出示扫码结果即可,不需要重复扫码。目前的大数据系统会对市民每次扫码的结果默认为进入该场所的时间。重复扫码会被识别为重复进入该场所。并不能达到市民所预期的证明出门的效果,反而会增加流调人员的工作量,间接地影响疫情防控工作。
辽宁
一码扫两次是否真的能够避免成为“密接”呢?经辽宁省朝阳市网信办向朝阳网格宝研发人员华警官求证获悉,“肯定是假的,场所码主要用于记录个人进入场所时空信息,扫两次可能会被误认为进入该场所两次!市民朋友只要在进入场所时扫码登记就可以了,研判人员在发现你身边的风险时会及时通知你,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病毒传播给你和你的家人。”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郑重提醒:
防疫信息应以官方发布为准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共同助力疫情防控
-
182023/01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度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度辟谣榜发布
-
162023/01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12月辟谣榜
-
062023/01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12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12月辟谣榜发布
-
092022/09聚力谣言共治 践行网络文明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两周年2022年9月9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管,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省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党委网信办及省有关新闻网站共同参与的“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两周年。两年来,平台以“聚力谣言共治 践行网络文明”为宗旨,坚持“延伸触角、打破壁垒、靶向发力、矩阵发声”,抢占辟谣引导“主动权”,打好谣言治理“组合拳”,不断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致力为网民提供一个举报谣言、辨识谣言、了解真相的权威渠道,已成为全省网络谣言治理的重要阵地。
-
052022/09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发布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发布
-
312022/08拒绝网络谣言 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网络辟谣典型案例发布现代社会,网络成为新的谣言散布渠道。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网信部门注重发挥广大网民作用,畅通各类举报渠道,开展识谣辨谣辟谣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8月29日,2022山东网络文明周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网络辟谣典型案例。